中标(成交)供应商名称 |
陕西安力信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|
标的名称 | 品牌 | 规格型号 | 数量 | 单价 |
消防头盔(指挥款)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XF 44-2015《消防头盔》标准,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外翻半盔式头盔(红色),由帽壳、缓冲层、网状舒适层、佩戴装置、面罩、披肩等组成,采用橡胶内嵌金属包边,可安装照明灯;2.2采用双层结构,外层(帽壳)采用热塑性材料,内部(缓冲层)采用聚氨酯泡沫制成;头盔设计有意外时自动分离结构,受到意外绊挂时帽壳会自行脱落,以免使用者颈部受到伤害;2.3内部头围贴合部分带有软衬垫,采用防火芳纶材料;保护头部的同时具备舒适性,易拆卸,便于日常清洗保洁;2.4下颏带采用芳纶阻燃材料,宽度≥20 mm,同时搭配有快速调节搭扣;2.5面罩采用透明、耐冲击、耐热、防雾和耐刮擦的材料制成,开合过程应能随意保持定位,其向上打开角度≤90°;2.6披肩应为装卸式,采用芳纶阻燃面料,可完全覆盖消防员肩部与颈部,脱卸方便;2.7帽壳外表面前端正中位置粘贴立体阻燃浮雕式消防徽,并粘贴有360°可视阻燃反光标志带,宽度≥30mm;2.8防护性能:成品经检测,符合XF44-2015《消防头盔》标准;2.9冲击吸收性能:2.9.1经高温预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,头模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力≤3000N;2.9.2经低温预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,头模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力≤3100N;2.9.3经浸水预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,头模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力≤3000N;2.9.4经辐射热预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,头模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力≤2900N;2.10抗冲击力加速度性能2.10.1帽顶部:≤130gn;2.10.2帽前部:≤320gn;2.10.3帽侧部:≤330gn;2.10.4帽后部:≤320gn;2.11侧向刚性(帽壳后沿变形):≤25.0mm;2.12电绝缘性能:帽壳泄露电流:≤1mA;2.13下颏带抗拉强度 延伸长度:≤15mm;2.14面罩透光率浅色透明面罩:≤69.3%;2.15披肩防水性能耐静水压:≥17kPa2.16阻燃性能:下颚带损毁长度≤10mm,续燃时间≤0s,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7披肩损毁长度≤25mm,续燃时间≤0s,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8面罩续燃时间≤0s,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9耐热性能:帽壳无明显变形,帽箍、帽托、缓冲层和下颏带、面罩均无明显变形和损坏;帽箍调节装置、下颏带锁紧装置、附件和五金保持其原有功能;任何部件均无被引燃和熔化;2.20质量:头盔质量(不包括披肩及其他附件)≤1300g。 | 21 | 500 |
★消防员灭火防护服(作战款)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《消防员灭火防护服》(XF10-2014)标准,按照部局关于印发《20式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款式标识统型要求》执行,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结构:2.1由外层、防水透气层、舒适层三层面料组成;2.2上下分体式结构,服装为藏蓝色;2.3含阻燃救生拖拉带一条;3.技术要求3.1整体热防护性能TPP值≥32cal/cm2,服装重量≤2.8kg;3.2外层3.2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:≤25mm,纬向损毁长度:≤25mm,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2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2.3缩水性能:经向≤1%,纬向≤0.9%;3.2.4断裂强度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800N;3.2.5撕破强度:经向≥180N,纬向≥160N;3.2.6色牢度(耐洗沾色、耐水摩擦、光色牢度):≥4级;3.2.7接缝断裂强力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860N;3.2.8表面抗湿性能:≥3级;3.2防水透气层3.3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5mm,纬向损毁长度≤30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3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2%,试样表面无变化;3.3.3缩水性能:经向1.9%,纬向1.6%;3.3.4耐静水压:≥50kPa;3.3.5透湿率:≥5700(g/㎡·24h)3.3.6拒油性能:≥3级3.4舒适层:3.4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38mm,纬向损毁长度≤40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4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3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4.3缩水性能:经向≤2.2%,纬向≤2.0%;3.4.4断裂强度:经向≥510N,纬向≥460N;3.5外层加强材料3.5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2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5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5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6救生拖拉带3.6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0mm,纬向损毁长度≤0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6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0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6.3断裂强力≥16000N;3.7防护护腕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8缝纫线3.8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3.8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应无熔化、烧焦现象;3.9五金件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应保持原有功能;3.10针距密度:明暗线≥12针/3cm;3.11色差:防护服的领与前身、袖与前身、袋与前身、左右前身及其他表面部位的色差:≥4级;3.12反光标志带3.12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5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2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12.2耐热性能:试验后,反光材料表面应无碳化、脱落现象;3.12.3高低温性能:试验后,应无断裂、起皱、扭曲现象;3.13含阻燃救生拖拉带一条,展开时间≤4秒,拖动距离≥2.5m。 | 180 | 2500 |
消防员灭火防护服(指挥款)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《消防员灭火防护服》(XF10-2014)标准,按照部局关于印发《20式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款式标识统型要求》执行,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结构2.1由外层、防水透气层、舒适层三层面料组成;2.2上下分体式结构,服装为藏蓝色;3.技术要求3.1整体热防护性能TPP值≥28cal/cm2,服装重量≤3kg;3.2外层:3.2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6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2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2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2.3缩水性能:经向≤0.9%,纬向≤0.9%;3.2.4断裂强度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800N;3.2.5撕破强度:经向≥190N,纬向≥165N;3.2.6色牢度(耐洗沾色、耐水摩擦、光色牢度)≥4级;3.2.7表面抗湿性能≥3级;3.2.8接缝断裂强力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880N;3.2.8接缝断裂强力:经向≥700N,纬向≥700N;3.3防水透气层:3.3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34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7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3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3.3缩水性能:经向≤2.0%,纬向≤1%;3.3.4耐静水压:≥50(kPa);3.3.5透湿率:≥6000(g/(㎡·24h));3.3.6拒油性能:≥3级;3.4舒适层:3.4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30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5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4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2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4.3缩水性能:经向≤1.2%,纬向≤1.3%;3.4.4断裂强度:经向440N,纬向370N;3.5阻燃性能:3.5.1反光标志带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30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5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5.2外层加强材料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7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3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5.4缝纫线:续燃时间≤0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6热稳定性能3.6.1外层加强材料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6.2缝纫线:无熔化、烧焦现象;3.6.3五金件:应保持原有功能;3.7针距密度:明暗线≥12针/3cm.3.8耐热性能:试验后,反光材料表面应无碳化、脱落现象;3.9高低温性能:试验后,应无断裂、起皱、扭曲现象。 | 21 | 2600 |
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XF869-2010《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》标准, 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面料采用99%进口间位芳纶+1%防静电原色纤维,洗涤不退色;2.2头套应具有一定的弹性,能够紧贴头部,开口部位能够保证套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面罩外部使用不影响视野;2.3甲醛含量:不应检出;2.4经纬向阴燃续燃时间≤0s,损毁长度经向≤100mm、纬向≤100mm,应无融滴;2.5接缝强力:≥500N;2.6重量:≤150g。 | 50 | 100 |
防静电内衣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国家GB/T 23464-2009《防护服装 防静电毛针织服》标准要求,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缝纫永久性标签位置正确,生产厂家、生产时间、制作材料、号型标志准确清晰;2.2各部位整烫平服、整洁;2.3由纯棉织物并经过防静电处理而成,外观为分体式,分上衣和裤子具备柔软、防静电等性能;2.4洗涤25次不退色;2.5带点电荷量:≤0.5μC/件;2.6涨破强度:≥450kPa;2.7耐洗色牢度:变色4-5级,沾色4-5级;2.8甲醛含量:≤30mg/kg;2.9 PH值:6.0-8.0。 | 60 | 90 |
消防护目镜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国家XF1273-2015《消防员防护辅助装备 消防护目镜》标准,需提供相应检验报告复印件。1.2护目镜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部分不应使用影响健康或安全的材料。1.3护目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。2.结构及外观要求2.1护目镜无突出部位、尖锐边缘或其他缺陷。2.2可调零件或结构部件应易于调节和更换。3.技术要求3.1护目镜头带用于固定作用的头带应可调节,宽度≥25mm。3.2质量≤180g。3.3光透射比:≥90%。3.4抗高速粒子冲击性能:按试验要求做冲击试验,不应出现镜片破损、变形、护具框架破损现象。3.5镜面做防雾处理。 | 50 | 88 |
抢险救援服(夏)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XF 633-2006《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装》标准,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消防员在进行抢险救援作业时穿着的专用防护服,用来对其躯干、颈部、手臂、手腕和腿部进行保护;2.2款式外观符合部局20式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(夏款)统型标准,并按照标准和用户需求印制标识:左上臂盾牌型标识、右臂层级标识、左胸19消防员软胸徽或19消防干部软胸徽、右胸消防指战员胸部标识,以及背部印字;2.3抢险救援服包括:上衣、裤子、行军帽和腰带;2.4采用单层织物,为原液染色芳纶面料,橘红色;2.5具有外侧防水、内侧面吸湿排汗、防静电、阻燃、轻便、抗拉力强等性能;2.6阻燃性能:面料与肩部、膝部、臀部、肘部等部位的加强材料经过25次洗涤后进行阻燃性能试验,损毁长度经向≤35mm、纬向≤33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7表面抗湿性能:面料洗涤5次后,沾水等级≥3级;2.8断裂强力:面料经向断裂强力≥800N、纬向断裂强力≥900N;2.9撕破强力:面料经向撕破强力≥200N、纬向撕破强力≥200N;2.10热稳定性能:经(180±5)℃热稳定性能试验后,面料与肩部、膝部、臀部、肘部等部位的加强材料沿经纬向尺寸变化率1.0%,且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;2.11单位面积质量:≤200g/m2;2.12色牢度:橘红面料耐洗沾色牢度≥3级,耐水摩擦色牢度≥3级,耐光色牢度≥3级;火焰蓝面料耐洗沾色牢度≥3级,耐水摩擦色牢度≥3级,耐光色牢度≥3级;2.13色差:橘红、火焰蓝面料前领与前身、袖与前身、袋与前身、左右前身及其它表面部位的色差应为≥3级;2.14缩水率:经向≤1%,纬向≤1%;2.15接缝断裂强力:外层面料接缝断裂强力经向≥700N、纬向≥700N;2.16针距密度:各部位明暗线每3cm≥12针,包缝线每3cm≥12针;2.17加强材料:阻燃性能经向毁损长度≤8mm,纬向≤8mm;续燃时间≤2s;热稳定性能≤1%;2.18反光标志带阻燃性能:经向毁损长度≤20mm,纬向≤20mm;续燃时间≤2s;耐洗涤性能:不应出现破损、脱落、变色的现象;高低温性能:不应出现破损、脱落、变色的现象;2.19硬质附件热稳定性能:在温度为(180±5)℃条件下,经5min 后,硬质附件应保持其原有功能;2.20缝纫线热稳定性能:在温度为(180±5)℃条件下,经5min 后,缝纫线应无熔融、烧焦的现象;2.21防静电性能:上、下衣的带电量每件分别≤0.6μC、≤0.6μC;2.22质量≤1.1kg。 | 65 | 1000 |
抢险救援服(冬) | 青岛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XF 633-2006《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装》标准,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用于消防员在进行抢险救援作业时穿着的专用防护服,用来对其躯干、颈部、手臂、手腕和腿部进行保护;2.2冬款采用多层面料,款式外观符合部局20式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(冬款)统型标准,并按照标准和用户需求印制标识:左上臂盾牌型标识、右臂层级标识、左胸19消防员软胸徽或19消防干部软胸徽、右胸消防指战员胸部标识,以及背部印字;2、款式规格2.3冬季服装为夹克式上衣配长裤设计,上衣和下裤经拉链连接可实现一体功能;2.4衣领为立领,衣领竖起时,能够覆盖颈部,门襟使用拉链闭合;2.5反光标志带;前胸设V字形黄银黄反光标志带,后背设水平黄银黄反光标志带,袖口和脚口设环绕黄银黄反光标志带;2.6附属结构2.6.1肩背部拼接;上衣肩背部设计拼接,面料为深火焰蓝色; 2.6.2口袋;上衣底摆设置立体贴袋,袋盖为深火焰蓝色;大腿两侧设置立体贴袋;2.6.3标识魔术贴;左上臂外侧设90mm×110mm盾牌型魔术贴并配盾牌型标识;左胸设19消防软胸徽同形状魔术贴,用于粘贴 19消防员软胸徽或19消防干部软胸徽;右胸设90mm×57mm长方形魔术贴并配消防指战员胸部标识;2.6.4袖口;袖口设粘扣带收紧,方便穿戴救援手套;2.6.5裤脚口;裤脚口设粘扣带收紧,方便穿脱救援靴;2.6.6行军帽;为棒球帽款式,正前方设19消防软帽徽(帽徽底色为橘红色),后部采用卡扣调节袢,头部围度520-640 mm,帽徽尺寸:长度×高度为53.5mm×55mm;2.6.7腰带;为插扣式腰带,腰带规格:长度×宽度×厚度为1300mm×50mm×2.8mm;2.6.8补强处理;肩、肘、膝、臀、裆部应加厚处理增加耐磨性;2.6.9左右肩部应设有两个挂袢;2.7外层面料性能2.7.1阻燃性能:损毁长度经向≤25mm、纬向≤25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7.2表面抗湿性能(沾水等级)≥3级;2.7.3断裂强力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1000N;2.7.4撕破强力:经向≥240N,纬向≥200N;2.7.5单位面积质量≤205(g/m2)2.7.6色牢度:橘红面料耐洗沾色≥3级,耐水摩擦≥3级,耐光色牢度≥3级;火焰蓝面料耐洗沾色≥3级,耐水摩擦≥3级,耐光色牢度≥3级;2.7.7色差:橘红面料≥3级,火焰蓝≥3级;2.7.8缩水率:经向≤1%,纬向≤1%;2.7.9接缝断裂强力:经向≥900N,纬向≥800N;2.8防水透气层面料性能2.8.1耐静水压:≥50kpa;2.8.2透湿率:≥5000(g/(m2·24h))2.8.3拒油性能≥4级2.8.4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明显颜色变化;2.8.5缩水率经向≤0.8%,纬向≤0.8%;2.9舒适层面料性能2.9.1热稳定性能≤变化率1%,试样表面应无明显颜色变化;2.9.2断裂强力:经向≥400N,纬向≥350N;2.9.3阻燃性能:损毁长度经向≤26mm、纬向≤29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9.4缩水率:经向≤0.6%,纬向≤0.9%;2.10加强材料性能2.10.1阻燃性能:损毁长度经向≤7mm、纬向≤10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0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明显颜色变化;2.11反光标志带性能2.11.1阻燃性能:损毁长度经向≤23mm、纬向≤21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1.2耐洗涤性能:不应出现破损、脱落、变色的现象;2.11.3高低温性能:不应出现断裂、起皱、扭曲的现象;2.12针距密度:明暗线≥12针/3cm,包缝线≥11针/3cm;2.13硬质附件热稳定性能:应能保持其原有功能;2.14缝纫线热稳定性能:应无熔融和烧焦现象;2.15防静电性能:上衣≤0.3μC,裤子≤0.3μC;2.16质量:≤1.8kg。 | 115 | 186 |
骨传导通话装置 | 江苏 | 1.采用骨传导技术体制,通过感知震动拾取话音,应符合人体工程学,穿戴舒适;2.信噪比:≥50dB;3.频率响应:至少支持100~10000Hz;4.防护等级:≥IP57;5.具备高噪声环境下的噪声抑制功能,在90dB噪声环境下可辨识通话;6.配备PTT套件,适用于各种双手不能离开设备的任务;7.对讲机连接线缆具有防拉拽设计。 | 45 | 3800 |
数字防爆手持电台 | 深圳 | 1. 对讲机工作频段350~400MHz; 2. 信道容量≥1024;信道间隔:12.5KHz/25KHz; 3. 支持北斗卫星定位功能,待机和通话时均可上传卫星定位位置信息; 4. 支持消防部标准的硬件加密功能; 5. 提供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; 6. 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4W; 7. 天线中置可极大增强操作的准确性,天线中置能使天线增益更加均衡,提升对讲机的接收效果; 8. 支持四模工作模式,可在数字集群、模拟集群、数字常规、模拟常规在通信网中使用;并支持设备在数字集群和常规之间自适应切换; 9. 终端具有良好的电磁防护能力,电磁干扰符合有关规定,通过电磁兼容EMC测试; 10. 所投设备坚固耐用,具备防尘防水功能,防护等级大于等于IP67(符合IEC60529:2013),可在恶劣环境下使用; 11. 通过防震、防跌落、耐高低温和盐雾等环境检测,符合国家军用标准GJB 150A-2009,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都可以发挥优异性能; 12. 支持紧急报警的热键功能,可通过报警热键实现快速报警,并自动建立紧急呼叫并讲话; 13. 为满足消防员单独工作时的安全需要,终端具备倒放报警、单独工作、一键报警等安全保障功能; 14. 提供手咪、耳机等多种外接设备接口; 15. 为了消防人员携带方便,设备体积(带标配电池,不带天线)大小不能超过:125×55×35mm; 16. 配置:主机1部、电池1块、充电器1套、腰夹1个、天线1根。17.需接入长沙的PDT系统,无需中继设备。 | 80 | 3000 |
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| 青岛 | 1.整体要求1.1 符合XF 634-2015《消防员隔热防护服》标准要求,提供省级及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。1.2整套服装是由隔热头罩、背囊式隔热上衣、背带隔热裤(或连体上下衣)、隔热手套、隔热靴组成。2.技术要求2.1外层面料2.1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2s,纬向≤2s,损毁长度:经向≤35mm,纬向≤35mm,无熔融、滴落。2.1.2断裂强力:经向≥2000N,纬向≥2000N。2.1.3热稳定性能:尺寸变化率纵向≤1%,横向≤1%,无变色、脱层、碳化、熔融、滴落现象。2.1.4耐静水压性能:≥180kPa。2.1.5抗辐射热渗透性能:其内表面温升达到24℃的时间应不小于60s。2.2隔热层面料2.2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纵向≤2s,横向≤2s,损毁长度:纵向≤50mm,横向≤50mm,无熔融、滴落。2.2.2热稳定性能:尺寸变化率经向≤1%,纬向≤1%,无变色、碳化、熔融、滴落现象。2.3舒适层面料2.3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2s,纬向≤2s,损毁长度:经向≤38mm,纬向≤38mm,无熔融、滴落。2.3.2断裂强力:经向≥820N,纬向≥740N。2.4整体性能2.4.1火焰和辐射热渗透性能:隔热服火焰和辐射热防护能力的TPP值不应小于60cal/cm2。2.4.2接缝断裂强力:隔热服外层的接缝断裂强力≥1000N。2.4.3针距密度:隔热服明暗线每3cm不应小于9针,包缝线每 3cm 不应小于7针。2.4.4硬质附件耐高温性能:经260℃士6℃干燥箱试验5min后,硬质附件应保持其原有的功能。2.4.5缝纫线耐高温性能:经260℃士6℃干燥箱试验5min后,缝纫线不应有熔融、炭化和滴落现象。2.4.6隔热手套灵巧性能:能拾起的最小测试棒的直径≥6mm,灵巧等级不低于3级。2.5隔热头罩2.5.1耐高温性能:经180℃±6℃干燥箱试验5min后,隔热头罩未出现炭化、滴落、熔融现象,视窗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的现象。2.5.2视窗透光率:≥90%。 | 27 | 1580 |
一级化学防护服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 符合XF770-2008《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》标准中全部性能要求,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1.2 主要用于化学灾害现场处置浓度高、渗透性强气体时的全身保护。2.性能要求2.1防护服为气密型防化服,整套由大视窗连体头罩、化学防护服、呼吸器背囊、防化靴、防化手套、排气阀、通风分配阀、外接起源接口组成,防化服内部设计通风除湿降温系统,可有效排热湿气,可吹扫人体多汗部位,提高作业效率。2.2全套服装采用高分子复合面料,所有接缝结合处内外侧采用贴密封防护条的方式(或面料本体防化膜材料内外热熔密封防护条方式)处理,确保整体气密性。防化服材料每一层面料都分别针对不同性质的化学元素组,具有优异的防化性能、阻燃性能同时兼具良好的机械防护性能,面料撕破强力≥200N,断裂强力≥9000N,接缝强力≥250N;大视窗材料为多层柔性复合材料,柔软易折叠收纳,同时具备内置通风除湿降温系统实现永久防雾保明,方便救援作业;采用耐化学渗透气密性拉链,配合双层门襟,门襟为魔术搭扣闭合,增强防护性能。2.3可以防护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学品,对XF770-2008《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》中规定的二甲基硫酸盐、氨气、氯气、氢氯化物、羰基氯化物、氢氰化物抗化学品渗透时间≥70min。所用面料可阻挡芥子气≥8h、能阻挡丙酮、乙腈、二硫化碳、二氯甲烷、二乙胺、乙酸乙酯、正己烷、甲醇、氢氧化钠、硫酸、四氢呋喃、甲苯、氨气、氯气、氯化氢15大类典型工业化学品8h以上,须有国家级专业机构的化学品抗渗透性检验报告。2.4整体气密性:≤300Pa;超压排气阀气密性:≥15s,超压排气阀通气阻力:78-118 Pa。通风系统分配阀可实现定量供气量5(±1)L/min,手控四档气量可调,最大供气量:≥30 L/min。2.5面料耐热老化性能:125℃X24h面料不粘不脆;面料耐寒性能:无裂纹。2.6手套系统为橡胶手套和复合膜防化手套双层防化手套系统,采用专用装置连接防护服,可拆卸更换,双层防化手套需能够抵御多种危化品和军用毒剂,出具专业机构的检验报告。手部带紧固环设计充气后不易滑落,提升佩戴后手部操作灵活度。2.7化学防护手套耐高低温性能:(125℃×24h)不粘、不脆,耐寒无裂纹;化学防护手套耐刺穿力≥40N;灵巧性≥4级。2.8防化靴前端内嵌钢头,耐砸;防化靴靴底有钢底,耐刺穿;具有防滑性能,始滑角≥15°;具有电绝缘性能,击穿电压≥5000V,泄露电流≤3mA。2.9防护服质量:≤6.5kg;2.10有四种颜色供选择。2.11手腕处采用紧固环设计,充气后不易滑落,提升佩戴后手部操作灵活度。2.12带符合要求的配套头盔。3.其他要求:3.1衣服合适位置设置标注生产厂商、联系方式、生产日期的永久性标识,标签上设置姓名、单位部别填写位置,印制二维码,扫码后显示产品用途、原理、结构、使用注意事项、储存保养和操作使用视频等信息。3.2每套衣服应有中文的说明书,包装采用单独塑料硬质包装箱包装,标明产品、生产厂商、生产日期、型号大小。3.3交货时必须提供中文版各类气体处置中的使用时间表 | 7 | 7000 |
化学防护手套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国家《GA770-2008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》相关标准,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适用于消防员处置化学灾害事故现场作业时的手部和腕部防护;2.2 阻燃、耐热、绝缘;2.3 防水防酸、碱、盐及各种溶剂;2.4 能有效抵御芳烃、卤代物、植物油、动物油、有机酸等各种有机物的危害;2.5 耐穿刺力≥22N;2.6灵巧性能:实验条件下,抓取的测试棒最小直径为5mm,性能等级≥5级;2.7耐寒性能:在-25℃温度下冷冻下5分钟,手套表面无裂纹;2.8耐老化性能:温度为125℃的老化实验箱经24小时后手套表面无发粘、发脆现象。 | 8 | 110 |
内置劳动保护手套 | 陕西 | 1.整体要求1.1可与防化装具配套使用。2.技术要求2.1采用纯棉材料,各部位熨烫平整、整齐美观、无水渍、松紧适宜,无跳针、开线、断线,洗涤不退色。1.2防静电、质地柔软,五指式。 | 120 | 9 |
防高温手套 | 山东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相关标准要求,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。2.技术要求:2.1材料:优质防火纤维密织,隔热、阻燃、耐高温、防割。2.2耐热温度≥450℃,最大耐热≥1000℃。2.3阻燃性能:手套组合材料的损毁长度2.1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100mm,续燃时间2.1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2.0s,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衬里材料地无熔融,滴落现象。2.4整体热防护性能:手套组合材料热防护能力(TPP)≥40.0cal/ C㎡。2.5耐热性能:整个手套和衬里在180±5℃温度下保持5min,其表面无明显变化,无熔融、脱离和燃烧现象,长度收缩率2.1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0.4%,宽度方向≤0%。2.6抗切割性能:≥18N。 | 8 | 248 |
防静电服 | 江苏 | 1.整体要求1.1本产品符合GB12014-2009《防静电服》标准,用于易燃易爆场所消防作业,提供省级及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由防静电防尘面料(俗称导电绸),采用专用涤纶长丝与高性能永久性导电纤维经特殊工艺编造而成,具有优良持久的防静电防尘功能,能有效释放人体静电荷;2.2上下分体式结构,上衣前胸粘贴有反光带;2.3面料点对点电阻:1.2×108Ω;2.4面料断裂强力:经向≥1600N,纬向≥700N;2.5带点电荷量:0.48μC/件,符合B级标准;2.6撕破强力:经向≥70N,纬向≥25N。 | 8 | 270 |
移动供气源 | 河北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GB 6220-2009 《呼吸防护 长管呼吸器》标准,提供省级及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组成:车身1个 (自带30m中压管1根、备箱1个、10m分支导管2根);6.8L气瓶4个;防毒全面罩2具;供气阀2个;2.2车载手推车式设计;车身采用不锈钢材质;配备可移动滑轮;独特脚刹装置,30°陡坡不下滑;2.3便捷式手摇卷轴,可有效收纳长度达40-50m的输气导管,适用于狭窄、远距离作业,供气仍然舒适顺畅;2.4人性化表盘设计,双压力表指示,无需弯腰即可轻松查看数据,方便及时观察压力变化,高压表指示气瓶剩余压力,中压表指示中压导气管中输出压力系统是否正常,更有利于安全,压力显示装置可防水、防雾、防尘、夜光,适应多种作业环境;2.5余压报警器设计,≥90dB报警哨,当气瓶压力降至5.5±0.5MPa时发出报警声,提醒及时更换气瓶或者撤离;2.6面罩类型:密合型正压全面罩;2.7气瓶:采用四层复合结构设计,瓶身材质由内到外依次为:铝内胆-碳纤维-玻璃纤维-环氧树脂,瓶身表层涂覆进口环氧树脂,特设高压防护瓶阀,防止瓶内压力过高引起气瓶爆裂;容积:6.8L;额定压力:30MPa;携带气瓶个数:4个;2.8工作人数:2人;2.9减压阀输入压力:≤30MPa2.10减压阀输出压力:0.7-0.9Mpa2.11安全膜片爆破压力:37-45Mpa2.12吸气阻力>0Pa、呼气阻力 <1000Pa、静态压力≤500Pa。 | 1 | 14836 |
激流救生衣(带牛尾绳)< |